阅兵式上的神秘方阵
发布时间:
2015-10-10 00:00
来源:
阅兵式上的神秘方阵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中国将举行系列纪念活动,其中的重头戏就是大阅兵仪式。1984年以来,我国历次大阅兵武器装备全部由军工央企自主研发、生产。作为每一次阅兵的深度参与者和幕后工作者,军工央企和相关企业人员与每一位昂首走过天安门前的官兵一样,值得我们所有人尊重。
为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企业观察报》联合策划系列报道,展现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守卫者——军工央企以及相关保障企业的实力和风采。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共举行过14次国庆大阅兵,1次海上大阅兵。应该说,每一次阅兵,都是一次传承历史与未来、沟通中国与世界、传递和平与发展信号的盛大典礼,也是一扇让世人了解中国武器装备研发、制造、保障能力的窗口。
66年弹指而过。透过这扇小窗,人们可以看到,小米步枪已经变成倚天神剑,万国牌已变成纯国产。其背后,则是我国国防工业企业自小而大、由弱及强,从单一军工向军民深度融合,从自给自足走向全球竞技场的沧桑巨变。
小米步枪到倚天长剑:阅兵式上的武器装备变迁
兵不可擅用,却不可不威。
1840年以后的屈辱经历,让自古以来热爱和平的国人深刻认识到了落后挨打、国弱人欺的道理。铸造一支国防劲旅,成为几代中国人的梦想。
这支劲旅,不止包括召之即来、战之能胜的指战官兵,也包括能够武装到牙齿的武器装备。
研发、生产国产先进武器装备的重任,落在了军工企业群体身上。平心而论,这项挑战的难度不小。
1949年:只有战马产自中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阅兵仪式上,走过天安门广场的受阅官兵使用的轻重武器装备多达110多种、82种口径,产自24个国家的98个工厂。有人感叹说,这次阅兵只有骑兵的战马产自中国。
对于受阅官兵而言,"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是一种荣耀。但对于中国的国防工业而言,这成为不少人心中的隐痛。
1955年,时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的陈赓大将问美国归来的钱学森:"中国人能不能搞导弹?"钱学森回答:"为什么不能搞!外国人能搞,难道中国人比外国人矮一截?"
不比外国人矮的国防工业从业者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开始铸造护国重器。
1959年:国产坦克驶上广场
坦克,号称陆战之王,是陆军的主要作战装备。为了给人民军队早日装备上国产坦克,1955年4月,天寒地冻的包头城外,一批人开始建厂施工。
历经多次变化的三军仪仗队礼宾服和军服,凝聚着央企人的智慧和汗水 新华社记者王建民 / 摄
这里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下属的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厂(后更名为内蒙古一机集团)。在这里,满怀报国热情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开始了边学习、边建设、边生产。
他们的目标很集中,要在1959年国庆阅兵之前,生产出国产坦克。
从1955年起,周恩来等30多位中央党政军领导先后亲临内蒙古一机集团视察——共和国缔造者们对于国产坦克的焦急心情可见一斑。
195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红旗招展,万众欢腾。当32辆崭新的中国59式中型坦克隆隆驶过天安门,接受毛泽东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检阅时,观礼台上,金水河畔,掌声雷动,欢声如潮。
现场的观众不知道的是,中国的国产坦克,从破土动工到驶上广场,仅用了4年半时间。
还是在这一年的阅兵仪式上,56式冲锋枪、56式半自动步枪同时亮相,受阅的6种型号火炮中有5种国产,且有部分加农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时光荏苒,这一次已经从很多人记忆中淡忘的阅兵式足以在历史画卷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中国正是从此开始进入了自行设计制造武器装备的全新历史时期。也正是这一次阅兵,为新中国前三十年的阅兵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1960年,中国改革了国庆典礼制度,拟推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举行阅兵"的新制度。其后,"文化大革命"等因素导致了中国连续24年没有阅兵。
在此期间,中国国防工业并未停滞。"两弹一星"等重大突破在更为广阔的"阅兵场"上宣告着中国硬实力的稳步提升。
1984年:导弹家族崭露头角
1984年,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共中央决定举行国庆35周年时举行大型的国庆阅兵式。当蛰伏已久的中国武器装备和解放军受阅官兵出现在全世界的镜头面前时,立刻引起了轰动。
"首长好!"为人民服务!"
震天动地而整齐划一的口号声中,18个徒步方队走过金水桥之后,绵延数公里的24个机械化部队方队缓缓驶来。其中包括反坦克导弹、火箭布雷车、新式坦克、装甲自行火炮、地空导弹、岸舰导弹、潜地导弹等多款从未显露真容的新式装备。
空中,"轰6型"轰炸机,"歼教5型"歼击机,"强5型"强击机,"歼7型"歼击机等四个批次上百家多种型号的飞机轰鸣而过。
这次阅兵式上,有太多先进武器装备给现场观众乃至全球的关注者留下深刻印象。但毫无疑问的是,最大的惊喜来自于压轴的战略导弹车。
当战略导弹方队9辆大型牵引车登场时,鲜红的弹顶、乳白色的弹体,横卧在几十米长的起竖车上,观礼看台上的各国武官一片惊呼,十里长街瞬间沸腾。
当天,外媒对此评论说:"中国今天第一次将她的导弹家族展现在世界面前,足以证明她有能力覆盖地球每一个角落的能力和自信。"
十年磨一剑,久砺出锋芒。东风导弹的面世,倾注了无数航天人整整30年的心血。
1965年3月,中央作出重大决定:尽快造出中国首枚远程导弹。一个由钱学森领衔、多位顶尖科学家参与的团队组建,时任七机部一分院副院长的屠守锷被任命为该工程总设计师。
1971年9月1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首枚远程导弹半程飞行试验获得成功。之后,变幻莫测的政治风波,让研发工作在此后的9年中进展艰难。
直到1980年5月18日,作为中国第一枚远程导弹的总设计师,屠守锷在"可以发射"的鉴定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长缨在我手,万里缚苍龙。战略导弹的亮相,对于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以及为改革开放的提供和平稳定环境,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正是由于认识到了发展国防工业的巨大作用,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布局国防工业的建设。
1980年10月15日,邓小平提出:"装备也有个轻急缓重。搞什么?在我脑子里,恐怕还是空军。"如果我们能有一定数量的更高级的飞机,那我们国家的形势就不一样了。"
为此,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部署了"太行"发动机和歼10飞机在内的一系列重大决策。
2009年:歼 -10战斗机、机动雷达惊艳亮相
2009年国庆阅兵时,满载着前人重托的"歼-10战斗机"惊艳亮相,成为当年阅兵典礼上的最大亮点之一。
对此,西方国家评价说,歼-10及其改进产品的研发成功和列装,标志着中国军机实现了以二代装备为主向以三代装备为主的历史性跨越。
2014年8月,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文章中提到:"可以告慰他老人家的是,他生前念兹在兹的航空工业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他亲自决策的歼-10飞机、'太行'发动机已经批量交付部队,形成战斗力,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扬了国威,壮了军威。"
还是在2009年的阅兵式上,中国电科的产品首次亮相。由其研制生产的以空警2000、空警200预警机为代表的7型装备首次分别组成空中方阵、雷达方阵、通信方阵的三个独立方阵接受检阅。
其中,机动式三坐标雷达是由中国电科14所和38所研发的一款力作。与法国的MASTER-T、英国的AR327、美国的AN/TPS-70/75等产品相比,该雷达各方面性能毫不逊色。
此外,"嫦娥"奔月,"蛟龙"潜水,辽宁舰正式服役等等一系列无法在阅兵场展现的国防工业发展成就,无不告慰着先人英灵,守卫着国家安康,人民幸福。
从"80后"到80后:永远的幕后方阵
回顾新中国的14次阅兵典礼,受阅官兵步伐越走越齐,服装越来越靓,颜值越来越高,被很多人称为世界最帅方阵。
实际上,在受阅部队方阵的背后,还有一个付出和贡献同样不逊色的幕后方阵,他们就是默默奉献的军工企业和保障企业的干部员工。
这是一支庞大的队伍。组成人员涵盖了80后乃至"80后",不少已经步入耄耋之年的前辈仍在发挥余热。90后的年轻人也正在加入进来。
这是一支神秘的队伍。其中的不少人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也无法登台领奖,其负责的项目也只能被"等"字掩盖。
这是一支伟大的队伍。为了型号研制、生产,任务完成保障,其中的不少人长期离家在外,别妻舍子,在特殊时期甚至要隐姓埋名。
吴运铎、钱学森、吴大观、罗阳等无疑是其中的优秀代表。除了他们,还有更多同样优秀而很难广为人知的代表人物。
比如前文提到的屠守锷,再比如与屠守锷同样位列航天四老、两弹元勋的黄纬禄,无不是把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他们所钟爱着的航天事业。"如果有来世,我还搞导弹。"这是黄纬禄晚年叨念得最多的一句话。
言犹在耳,斯人已去。2011年、2012年,黄纬禄、屠守锷相继辞世。不过,应该可以告慰先人的是,他们壮志报国的精神正在代代传承。
毕作滨:"我的一生交给了国家"
今年74岁的毕作滨是航天科技集团的技术专家,曾经多次担任重要型号的总指挥、总设计。对于自己的工作,他这样描述:"从入行那一天起,我的一生就交给国家了。"
1997年,毕作滨被任命为我国某重点型号总指挥。因为技术难度大,研制工作进展艰难,有同事提醒他:"管这个项目,可够你喝一壶的!"毕作滨却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为国铸剑之路。
受基础工业水平限制,该型号惯性平台核心零件不得不送到外协单位调试。对此,他一直苦思对策。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到协作单位一位工人师傅说,"解决该零件的生产核心是装配问题,一靠研磨来调整零件尺寸,二靠手感来保证。"
毕作滨如获至宝,按照生产企业展开攻关,终于解决了零件精度问题。几年来,毕作滨先后带领团队解决的技术难关有13个,关键技术达到50多项。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毕作滨和他团队的付出,换来了型号研制的巨大突破。最终,该型号被选送到国庆50周大阅兵的现场,向全世界展示英姿。
坐在电视机前看到这一幕时,从不向困难低头的毕作滨潸然泪下。
如今,已经满头白发的毕作滨依然奋战在型号研制一线,担任国防重大专项工程行政总指挥。毕作滨还十分关注人才培养问题,在他的团队中,已经先后走出了5名院士。
张金元:年轻的雷达设计师
得益于军工央企这种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一批中青年技术人员快速成长,已成为一批重大型号的技术中坚。
中国电科38所的张金元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001年,参加工作仅3年的张金元被任命为机动式三坐标雷达的副总设计师。这款雷达是我国重点发展的对空情报雷达装备,还是我军国土防空情报雷达网中快速机动、引导警戒一体的骨干雷达。
然而,在当时,这对于张金元和他的团队来说是一项严峻的挑战。该项目为全程竞标研制的项目,技术新、时间紧、要求高。张金元只能一边加强对新技术的理论学习,一边在雷达实际应用中加以实践。
在雷达检飞期间,由于上山的道路陡峭,放在车上的热水瓶在颠簸中倒地,滚烫的开水直接浇在张金元的脚上,瞬间脱了一层皮。
怎么办,换人上?时间根本来不及。
张金元到医院简单包扎后,就让同事们把自己背到了现场检查雷达状态。日复一日,他在同事的背上完成了所有的检飞工作。
凭借着扎实的工作,张金元参与研制的雷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得以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展现。
田毅:亲手装调"军中美男子"
长期的实践证明,武器装备的研发生产,研发设计人员地位固然重要,但技术能手同样不可或缺。
今年36岁的田毅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长安工业公司的一名工人。看似普通的他头上顶着不少桂冠:全国技术能手、集团公司技能大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等。
对自己的工作,田毅倾注了太多的精力:为了学理论,他自学啃完了十几本专业书籍;为了强实践,他没白没黑地在几吨重的产品中钻来钻去,选择最佳的调试位置。
热爱和勤奋最终孕育出了丰硕的成果,田毅不仅本人成长为金牌技工,他的徒弟也多数成为技术能手。
与身边的80后相比,田毅的生活显得枯燥无味。但他从不后悔。"我最自豪的事情,就是我亲手装调的产品被誉为"军中美男子",先后两次在国庆阅兵式上通过天安门广场,光荣地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普通员工:荣誉属于所有人
同样享受这份荣耀的,还有军需央企新兴际华集团的普通员工们。
作为中国军队、武警部队军需品生产保障基地,该集团承担着我国历次重大庆典的军装生产任务。以2009年国庆阅兵为例,来自新兴际华的阅兵服生产品种占受阅部队全部品种的7成,实物量占受阅部队全部实物量的7成以上。
在这次服装生产过程中,因为部分中标民企临时毁约,际华股份在本已繁重的生产任务基础上百上加斤。为圆满完成任务,新兴际华调动了包括3502、3514、3515等在内的9家子公司两万余人参与。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